2010-12-28 03:45国际(香港)易经风水研究院
年终之际,历史纵横版发起了一个“提问古人”的小活动——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列车,去访问最希望见到的一位古人,提一个最关切的问题。本版为您呈现的,就是这次游戏得到的答卷。
在这种种问题里面,有对历史名人的好奇,有对自己祖先的追索,有纯粹的求知的渴望,学术的兴趣,生活的疑惑,更有许多从现实出发的思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其实不仅仅是科学,历史以及人文领域的研究,同样要从问题出发,体现求知的乐趣和现实的关怀。
回首逝去的时光,面向未来的岁月,总会有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神秘的时光列车永不停止,我们是荣幸的乘客,能够透过车窗看到浩瀚宇宙的一角。历史的尘埃与未来的召唤,都化为熠熠星辰,照耀着我们短暂的生命。
提问卫青/孟晖(作家)
问题:如今,在有关航空母舰的讨论中,有一群网民建议将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命名为“卫青号”,您对此做何感想?
眼前的少年远比我预期的更为俊美。我一边结结巴巴极力说明来意,一边偷眼望着四周,哟,汉宫内寝的陈设还真像扬之水老师说的那样,香炉里喷着陌生的花草香气。此刻,真的就是汉武帝第一次召见卫青之后的那个晚上吗?
总算让他相信我不是陈皇后派来的刺客,总算让他明白我来自未来,目的只是想向他问个问题。穿越时光试验室的那帮疯子虽然看多了《柯南》,但他们研制的蝴蝶结翻译器倒是真给力,看得出,渐渐的,卫青的眼神从警惕转为了兴趣。但是,我怎么才能说清楚在这次疯狂的采访任务中那个有关“卫青号”航母的问题呢?
“那东西……是这样?”他忽然指向席上的涂金博山炉——承盘中浅水环绕着香炉,炉盖上则是群峰耸立,云气缭绕,象征着大海围绕仙山。
“对对,不过浮在海中的是船,像仙岛一样大的船!”我对他的理解力感激极了。
他眼中瞬时有星光闪烁,然后,转为夜色一般深邃的沉思。“千秋万代以后的事,谁去挂怀。我现在想的,只是击破匈奴!”
你将完成你的使命。我这样想,嘴上却忍不住说出反话:“匈奴那么凶悍,你有办法吗?”
他嘴角浮起一丝笑影。
随着一阵快活的歌声,那个雄健魁梧的身影在众人簇拥下,穿过重重帷影,走来了。卫青的面影里忽然隐约有落寞之意。
我知道,要想不被汉武帝捉住砍头,还是赶紧消失为妙。
就在我揿下时光回归的按钮之前,卫青叫住了我。
“告诉未来,我会击破匈奴,我会的。”
提问曹操/蒋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博士)
问题:尊敬的曹先生,恕我冒昧,向你提一个较为尖锐的话题。如果能穿越,如果能重新选择,你会怎样处理个人的后事?你会选择火葬吗?
要知道,你的墓葬为后人带来了许多烦恼:不少人为寻找你的归宿地而绞尽脑汁;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为你墓葬的真假更是争论不休、恶言相向,甚至准备打官司。就我所知,先生你是反对厚葬,主张节葬的。那么,如果能预知上述烦恼,你会以更加简单的方式,比如选择火葬“一了百了”吗?
“曹操墓”的被发现,无疑是考古界、历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个热点。各种争议一直未曾停息过,确证与造假,权威与质疑,专家与民间等等,一年过去了,争论仍在继续。
提问诸葛亮/王东峰(供职于河南洛阳师范学院)
问题:你到底是隐居在南阳还是襄阳?
诸葛亮在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年)率兵攻打曹魏政权前所写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在未追随刘备之前,隐居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的隐居地应该在湖北省襄樊市(东汉末年的襄阳)城西的隆中。理由是:诸葛亮所说的“南阳”,指的是南阳郡,而非今天的南阳市,汉代的南阳郡面积较广,包括今湖北省襄樊市。
自诸葛亮去世后,其隐居地“襄阳说”和“南阳说”各自引经据典争论不休。明朝嘉靖年间,两派将官司打到翰林院,甚至惊动了明世宗。清朝道光年间,湖北宜昌籍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当时襄阳人和南阳人打官司争抢诸葛亮,他情急之下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1990年发行的《三国演义》特种邮票中有一张“三顾茅庐”,又触动了襄樊和南阳两地的神经,最终,两地各自举办首发式。200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隆中对》的注解中称:“隆中,山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在《出师表》中注称:“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阳一带。”此举强烈刺激了南阳上下,结果,人教社给南阳道歉,并修改了教科书。2008年6月8日,央视某栏目插播了一则湖北襄樊的城市广告——“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又激起了南阳人的抗议。广告最后改为“诸葛故居地,山水襄樊城”。
提问唐太宗/戴琮
问题:有人说陛下贞观六年末释放囚犯是在立异沽名,您怎么看?
贞观六年末,唐太宗让死囚回家团聚,来秋归京受刑。后众死囚如期而至,太宗皆赦免。此事很有名,有人以此赞美贞观政教淳化。但欧阳修却在《纵囚论》中论证太宗是作秀,即太宗料囚徒会归而求赦,故纵之。况且君子都很难做舍生取义之事,而太宗执政六年,尚不能使小人不犯重罪,难道一日之恩,就可感化众囚使其视死如归吗?因此恩德教化谈不上,太宗借戏剧性事件求名倒有可能。
我斗胆触逆鳞,也想试试太宗度量。如据理而辩,我自当更佩服。如恼羞成怒,批我“广引形似之言,备陈不逊之谕”云云,恐怕倒印证了欧阳修的结论。
提问武则天/穆宏燕(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问题:皇帝陛下,您是否受到从波斯传入的摩尼教思想的影响?
据《佛祖统纪》卷三九记载:“延载元年,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延载元年即公元694年,武则天称帝第五年;《二宗经》系摩尼教经书。学界一般以延载元年为摩尼教正式获官方允许进入中国的纪年,尽管有别的资料显示摩尼教很可能早在北周与隋之际就传入中国民间。摩尼教崇拜光明,尤拜日月,因此中国典籍又称之为“明教”。
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89—690年)新创“曌”字为自己名字,与“照”同义。中国自古已有“照”字,指日月光华之泽被,武则天却执意新创“曌”字,一定要将“日月当空”照之意毕显无遗。近年有学者指出武则天的思想在以崇佛为根基之上,有可能受到摩尼教影响。笔者对此深感兴趣,故设此问。叹则天皇帝无法作答,后人只能揣测。
提问唐德宗/孙雅彬
问题:您向老百姓征收物业税的目的是解决财政困难而非其它,当时有没有考虑到这违背了祖辈“以史为鉴,以民为本”的治国指导思想?
一个新政策的出台,必然是为了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目的。唐德宗并非要借着开征物业税去打击炒房、囤房,以期整顿房地产市场,德宗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广开财路,摆平财政赤字,把收上来的钱当作当时急需的平叛经费。物业税开征之后,民间一片骂声,这个政策也只推行了4个月而已。当叛军杀到,德宗众叛亲离,连身边近卫都跑了个一干二净,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最后,德宗不得不承认错误。那么,这种“缴钱不杀”的目的性极强的临时性税收措施,对民众心理和社会稳定的冲击,国家领导者事前有没有充分考虑过?还是决策之前拍拍脑袋说这么干,决策失误之后拍拍屁股说我不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提问宋太祖/刘兴亮(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
问题:请问陛下,大宋开国以来,官员俸禄不见提高,一些新科进士任职地方无钱购置田宅。而京师周边房价较高,很多为政多年者尚无固定居所,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如今普通百姓无钱买房,却少见公务人员有无房居住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反例——宋朝。宋朝中期以前,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所谓的加俸、职钱也为数寥寥。中下层官员购买住房,更可望而不可及。故有官员到政府所设“楼店务”租房居住,这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廉租房”。此外,亦有住府衙者、租百姓屋舍者、与人合居者、自建住房者。甚至当时有官居相位者,其庭院亦“仅容旋马”。
提问李清照/李开周(专栏作家)
问题:清照女士好,当年令尊为您选定赵明诚作女婿,除了小伙有才、长得帅之外,是不是还因为赵家有房子?
当然,您家也有房子。据令尊说,“环堵不盈丈”,“置圊无所”——使用面积还不到一个平方丈,连盖厕所的地方都没有。您,您后妈,令尊,还有丫鬟仆妇,五六口人挤这么一个mini house,肯定会有点儿“凄凄惨惨戚戚”的蜗居感吧?
您婆家可就阔多了,您公公赵挺之是人事部副部长,光京城就有豪宅多处,以京城房价之高,市民安居之不易,这样的家境,即使不是万里挑一,也是百里挑一,您嫁入赵家,至少在居住上等于鸟枪换炮。我这样说,您不反对吧?
那么好,现在假设您还没有订婚,假设电视台邀请您参加《非诚勿扰》,假设台上的男嘉宾有赵明诚,还有区区在下,假设我有豪宅,而赵没有。那么,您还会选择赵明诚吗?
这个问题很欠扁。但是,盼您赐答。
提问成吉思汗/照日格图
问题:您的一辈子成了世界格局和战争的代名词。如果有其他可以改变世界的方法(如文化征服、金钱体系等),您还会选择战争的方式吗?
伟大的英雄,一定也有深深的寂寞。相信成吉思汗在战争中获得所有荣誉时,内心也一定厌倦了战争本身。
提问朱元璋/萨苏(作家)
问题:老朱,您不会是穿越过去的吧?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带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现代因素。例如,明军大量使用火器,装备的武器算起来包括了现代左轮枪、迫击炮、转膛航炮乃至多级火箭的鼻祖。大量装备热兵器是革命性的军事现代化升级;明太祖虽然起身军伍,却很小心地限制军权,致力建设文官政府;明朝官员俸禄很低,而且没有“刑不上大夫”这回事,却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觉悟要求,似乎带有某种官员向公务员转化的思想轨迹;此外还有发行纸币,实行生产建设兵团性质的大规模移民,设立国立大学(国子监)等行为,不能不让人琢磨这位皇帝是不是在后世生活过。
提问戚继光/冯永锋(记者)
问题:比起著名的《孙子兵法》,您觉得自己的《纪效新书》写得如何?
时光倒流至1588年1月初,我手持《止止堂集》到山东蓬莱,去拜访病中的戚继光,因为他马上就要死了。
6年前,张居正死了,还被挖出来鞭尸,此前的荣光在一夜之间仿佛都成了罪过。张居正喜欢戚继光,经常提拔他。于是戚继光只好随之下了地狱,回家乡看看有没有可能安度晚年。他每天都在焦虑地等待死亡,因为如果他自己不早死,朝廷也很可能要他死。
我是有备而来的,因为我读了他的好几本书,对《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尤为佩服,我以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的兵法著作。《孙子兵法》其实是一个很少打仗甚至可能从来没打过仗的人的胡思乱想,就像《老子》是一个从来没治过国的人在那里妄想“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样。历史上的中国经常发生打斗,但很少有将领或者说兵家有战斗经验的集成。《纪效新书》却是经过士兵们使用出来的结晶之作,戚继光为了让士兵容易记诵,采用了口诀式的方法来提炼。
戚继光早年在东南“抗倭”,后来在北京周边修长城、练士兵、发明兵器,以对抗来自蒙古高原的威胁。说起来战功赫赫,威名远播,可我找到他的时候,他病得连抓药的钱都没有了。不过他倒一点不慌张,朝廷要他死,他只能去死。他的文集,包括他的诗文都已经结集印刷了,唯一需要他人去编撰的,是《戚少保奏议》;唯一需要他人去帮助撰写的,是《戚继光大传》。而这些,如果不帮他完成,就会丢失,历史的真相将更加模糊。
可是存留下来又能怎么样?他笑着反问我。
提问梁辰鱼/陈益(昆曲研究者)
问题:2011年5月18日,将是昆曲被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十周年。我想请问梁辰鱼,你为什么要写《浣纱记》?
史料记载:梁辰鱼“身材伟岸,疏眉虬髯,性格放荡不羁,任侠好游,足迹踏遍吴楚;好谈兵习武,虽以贡生入太学,但无意科举;家有华屋,接纳四方奇士英杰,结交戏曲名家”。明嘉靖三十二年,梁辰鱼被聘为浙江总督胡宗宪的书记。孰料胡宗宪被劾逮问,总督府因之撤销,梁辰鱼回到阳澄湖畔,悉心研习昆山腔。他还积极推行用“昆山一中州音”演唱昆曲,除了中州音是当时的官方语音,还因为他的先祖来自河南大梁,迁移昆山后家道逐渐中落。或许,“借男女离合之情,抒国家兴亡之感”的《浣纱记》,深深投射着梁氏家族的文化性格?
提问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吴静男(供职于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问题:您当年为什么从广东梅县程乡迁徙到江西宜春三阳?
我对家族史的追溯只能靠一本民国时期编的家谱。家谱上记载:我的祖先是在清康熙年间从广东迁入江西的,原因是见“江东一带,风光秀丽,出产丰富”便卜居此地。这显然是数十年前那位家族酸秀才说的“套话”。
我进行过调查:明末清初,战乱频繁,宜春人口减少。比战乱更具破坏性的,是由于延续的一百多年的里甲赋役方式没得到调整,使具体落在每一个农户身上的赋役严重不均,一些农户不堪重负,自动弃籍,转为流民,使得自己的“义务”转嫁到同里的其他农户身上,结果是整个里甲都被迫逃亡,将该里甲的赋役转嫁到其他里甲身上。而一个县要完成的赋役是刚性的。可以想见,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下,宜春县政府会马上破产。不过,当时的明清政府施行海禁,断了闽粤两省人民的生路,于是其中一部分被迫内迁,刚好与当时赣西一带的政府要完成重建里甲的政治任务相契合,我的家族就是在那个时期从广东梅县程乡移民宜春三阳的。
这只说明了祖先移民宜春“形势”中的“势”。那么“形”的部分呢?也就是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个人可以控制的原因呢?同样是“海禁”所迫,为什么梅县程乡还有那么多人没动?同样是移民,为什么他选择的是这样一条线路?如果能见到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问一些关键性细节,那将是多么豪奢的一场收获啊!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只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片言只语,以基因的形式表达。这是我与他唯一的联系。
提问严复/李子明(供职于詹天佑纪念馆)
问题:您后悔当初没有走科举仕进之路吗?
严复是一代思想大家。然而他似乎一生都在努力依傍政治:他4次参加科举,皆不中,于是干脆去买官;后期他与清廷极为亲密,清亡以后他排斥革命,党附袁世凯;他的墓志铭写的是“清故资政大夫海军协都统”。严复幼年家贫,没有条件参加科考,而是考进了福州船政局,后又留学英国。这番经历使他成为西学先驱,也基本断送了他科举仕进的可能。
我们设想,如果给严复一个机会,他会不会更愿意走传统的科举之路呢?在功名政治面前,什么思想家、翻译家会不会都是浮云?李敖批评中国知识分子有“急于用世”的毛病,严复自己也主张“政学分途”,如果连他都走不出“学而优则仕”的怪圈,中国又如何产生独立的知识分子呢?
提问光绪皇帝/黄楚峰
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发动戊戌变法?政治改革如果触痛了你的地位与权力,你还会坚持吗?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是一次由封建皇帝自上而下励精图治的改良,效仿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但结果却是一成一败,致使后来中国政局动荡。光绪皇帝接受变法的深层次原因是怎样的?他对变法的期望如何?
提问彼得大帝/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问题:如果您能一直活到当今,您更欣赏的俄国统治者是叶利钦还是普京?
俄国始终面临东西两个朝向的文化取舍问题,俄国的全盘西化始自彼得,但彼得西化的目的其实是挑战并最终战胜西方。因此,他可能赞许叶利钦的看齐西方,却会愤怒叶利钦面对西方的软弱和忍让;当下俄国人常常将普京视为“彼得二世”,殊不知其背对西方的身影也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对彼得传统的修正或扬弃。
提问拿破仑/樊凤明
问题:我最想到圣赫勒拿岛上去问问法国的一代天骄拿破仑,你最爱的是约瑟芬还是征服世界?
小时候,看巴尔扎克说你用剑没能征服世界,他要用笔来征服世界。你的战功永远是给人的第一“错觉”。我看过你给约瑟芬的情书,情真意切。因为你是皇帝,你要子嗣,所以选择分开,选择了一个你不爱的公主!而约瑟芬的死和你弥留之际呼喊她的名字,也是让我感动的地方。如果能从头来过,你是选择征服世界,还是选择一个你口中的“我最亲爱的人”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yjfs.com/yjfs/ls/qwys/20101228664.html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