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4 10:43国际(香港)易经风水研究院
鄂伦春族:不再狩猎的“猎民”
鄂伦春人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鄂伦春族共有8196人,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西部大小兴安岭一带。成立于1951年10月1日的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鄂伦春族最大的聚居区。
历史上,鄂伦春族从事猎业和渔业。1996年,国家在鄂伦春全旗实施“禁猎”。一部分猎民主动转向狩猎以外的农业、养殖等产业,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涌现出了一些有上千亩土地的农场主和种粮大户,这部分鄂伦春猎民可谓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先驱和榜样。
“斜仁柱”已成美好记忆
记者从尼尔基镇乘汽车沿G111国道继续向北,朝着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行进。
到达阿里河镇已是下午。刚下车,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会儿工夫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路上行人纷纷躲闪。记者冒雨找到了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的关红英、孟代英两位女士。
关红英说,“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如果说达斡尔族走到山底开始农业,鄂温克人在半山腰半农半猎,那么我们鄂伦春人就是在山顶,是单纯的狩猎文化。”
“以前没下山时,鄂伦春人还处于‘乌力楞’阶段。‘乌力楞’是鄂伦春语。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俗称“撮罗子”。斜仁柱上冬天覆盖的是狍子皮,夏天覆盖桦树皮。这样,夏天可防雨,冬天能御寒。
见记者好奇,关红英将记者带到了镇子西边的一个独家小院。她指着一个奇特的小房子说:“这就是斜仁柱。”
记者看到,房子是用数根手腕粗细、5米多长的桦木杆交叉搭建的较为简陋的圆锥形房屋。关红英说,这种房屋是勤劳智慧的鄂伦春人在长期游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斜仁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斜度为 6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他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桦树皮。
此时,记者见两棵树中间吊着一个小屋子。关红英说,和这种房屋相适应的是鄂伦春族的另一种传统建筑“奥伦”。“奥伦”其实是建在树上的仓库。它利用自然生长的树木悬空而建,在那里储藏暂时不用的衣物、用品、食物等。
如今,“斜仁柱”本来的作用不复存在。“斜仁柱”作为鄂伦春人昔日渔猎生活的见证,成了永久的记忆。
“猎民” 转向其他产业
采访完“斜仁柱”之后,记者提出要找一些年长的鄂伦春人采访。“你找猎民啊!”关红英说着,将记者带到镇子西南的一个小院落。
还未进院,只见两只狼狗狂吼着冲了过来。记者惊恐躲闪之时,一位眉目慈祥的老妇急忙迎了出来,用鄂伦春语呵斥了狼狗两声。经关红英介绍,这位老妇就是猎民,名叫满古梅,56岁,是个地地道道的鄂伦春人。
“早就不打猎了!”听到大家还叫她猎民,快人快语的满古梅笑得合不拢嘴。“我没有地。二儿子家有四百亩地,租给别人种,一年收入两三万块钱。自己种能得更多钱,比打猎强很多。”满古梅说。
满古梅告诉记者,她6岁之前的生活,是在山林中度过的。那时候,全家人住在桦树搭建的“斜仁柱”里。父亲巴布山的任务就是打猎。父亲打猎时,会骑着马、带着猎狗、背着猎枪出去,短的时候当天就能回来,而冬天打鹿的时候一走就是十天半月。
下山之后,满古梅再也没去过曾经生活的那片山林。而从狩猎时代延续下来的篝火晚会、集体舞“赞达仁”,如今也会在节日时举行。
猎民的工艺品进了世博会
1996年,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推行“禁猎”政策。满古梅一家也由狩猎转向种植和手工艺制作。
满古梅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制作鄂伦春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凭着跟老一辈人学的好手艺,她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狍皮文化”和“桦树皮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1月,她在北京参加了全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她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还进了世博会。
鄂温克族:山林中放养驯鹿的人群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根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讷河等地。据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人。
1958年鄂温克自治旗成立以来,农牧业、工业、旅游业、矿业、能源重化工业齐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历史上鄂温克人异地而居,相较于从事农业和牧业的鄂温克族人,在大兴安岭深处的鄂温克人从事猎业和驯鹿牧业,因而更具特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yjfs.com/yjfs/ls/qwys/201212041746.html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