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8 17:20国际(香港)易经风水研究院
羊城晚报记者朱绍杰
12月4日,建川博物馆迎来一位特别的访客。
这位访客是一位90岁的长者,在家人的陪同下,参观这个以收集、陈列抗战文物而著称的民间博物馆。在专门介绍的1937年淞沪会战的展馆里,老人滔滔不绝地和其他游客谈起战斗的细节,并自称参与过四行仓库抗战。
这引起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把情况告诉了馆长樊建川。
“樊馆长开始还担心过老人身份的真实性,”博物馆的吴志维对记者说,樊建川当即与老人交谈,特意把一些细节说错,都被老人马上纠正过来。“苍天有眼!”在确信老人身份后,樊建川,这位一直推动民间抗战研究的文物收藏家如此感叹道。
此前,公认四行仓库壮士只剩下杨养正一人了。杨养正原名杨得馀,生于湖北随州,淞沪会战前任88师524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他退休后一直居住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近年来广受媒体关注。樊建川这天巧遇杨根奎,才知道天怜壮士,还有一位存世!这位老人,以前叫杨根奎,现在叫杨耀辉。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幸存者。时任88师524团一营二连一排中尉排长。
杨老面色红润,精神很好。“难以置信,与其交谈两小时,记忆力惊人,细节历历在目,丝丝入扣。”曾和老人交谈的樊建川馆长这样说道,老人对部队番号、连级以上长官的名字都如数家珍。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0月26日,为掩护大部队撤退,中国守军88师262旅524团400余人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在四天五夜的惨烈战斗中,毙敌200余人,史称“八百壮士”。毛泽东曾为“八百壮士”题词:“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
这支孤军命运多舛,谢晋元将军被汉奸所杀。杨老被日军俘虏后,被迫挖煤;从战俘营拼死逃出,左手腕负伤;1949年以中校侦察队长身份起义,后来被遣回乡务农。因属国军残余,壮劳力一天本可挣10个工分,但他只能挣7个工分。
61年,英雄埋没乡间。“‘文革’时有人拿当年的照片问里面的人是不是他,他都拒绝承认。”在和老人交谈一个晚上后,那些隐姓埋名的经历让吴志维印象深刻。杨老的家属也是近几年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邻里也仅仅知道“他打过仗的”。他们都是偶尔听这位从硝烟中走来的老人说起战争的事情,感觉“像看电影一样”。
“老人是在两三个月前看到中央十套播出的纪录片《峥嵘岁月:成都建川博物馆非常记忆》后才和家人来到博物馆。”吴志维说。在参观完建川博物馆后,老人将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抗战胜利章”和一枚正面有“荣军”字样、背面有“中训团军真蓉荣誉章军官证NO.191”证章,以及另一枚上有“24中队3909”字样的证章捐献给建川博物馆收藏。“我原来还有一枚‘800孤军营纪念章’,上面有谢晋元团长头像,解放后交给了政府。”杨老说。
比命运更残酷的,是时间。
12月14日,杨根奎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拿出一张精心收藏的报纸,指着上面一篇新华社关于“八百壮士”杨养正重回四行仓库的报道说,“我认识杨养正啊,5年了,就想见见这个生死兄弟。”
但这个小小的愿望却永不能实现了。
两天后,12月16日的下午5时25分,96岁的杨养正病逝于重庆。据了解,得知杨养正去世的消息时,杨根奎半天没有说话,最后一声长叹:“唉,5年了,我一直想见见他……”
麦克阿瑟说,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而老兵的荣光,却永不凋零。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yjfs.com/yjfs/mtbd/bwjs/20101228669.html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