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9 07:31国际(香港)易经风水研究院
月份牌作为一种商品广告形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上海,鼎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30年代后期,印行月份牌的公司已经发展到数百家。月份牌作为典型的“海派艺术”,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由于上海画家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在月份牌绘画中将传统人物绘图与西方水彩技法结合起来,进而开创了一种融中西画法为一体的海派画法——擦笔水彩法。这种画法使人物立体感增强,而且因水彩的透明与滋润创造出逼真的皮肤质感,很适合用来表现女性的丰腴、秀媚、丽质天成的阴柔之美。
周慕桥、郑曼陀和杭稚英是当时月份牌画坛的三位盟主。比起周慕桥塑造的古装仕女、郑曼陀笔下的清纯女学生,杭稚英塑造的旗袍摩登女郎更具视觉美感,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具商业广告价值,存世的作品数量相当多。
杭稚英,1901年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绘画。13岁举家来到上海。1916年考入父亲任厂长秘书的商务印书馆图画部习艺。在4年的习艺生涯中,他不仅学完了国画、西画、水彩画、工商设计等课程,而且在19岁就开始为商家设计香烟牌子和月份牌,采用率之高远非同学们可比。
1922年,21岁的杭稚英离开商务印书馆自立门户,主要从事月份牌等广告绘画。30年代后,杭稚英为了创造艳丽娇美的新型旗袍美女形象,不仅从当时上海电影皇后胡蝶等人的形象中找大家看好的美点,而且从国外画报中摩登女郎的装束打扮中汲取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杭稚英终于向社会推出了体态修长而丰腴、表情喜悦而甜美、装扮艳丽而得体的旗袍美女形象。上海乃至全国的工商业主,纷纷以这种美女形象来推销商品,提高本公司的知名度。
杭稚英的成功还在于他的用人之道。自立门户后,他清楚地认识到:独木不成林,必须寻找真正的挚友作为长期合作者,才能使事业更加辉煌。他先是以自己的诚意和亲和力使色彩感很强的师弟金雪尘与自己合作,后又培养了灵气很足的同乡李慕白,成为自己的助手。他们各怀绝技,通力合作,感情笃深,成为画室的三大支柱。在画室鼎盛时期,每年向社会推出80余幅月份牌,而当时最盛产的画家每年只能画20余幅。
杭稚英的构思与最后修缮,金雪尘的背景、服饰与色彩搭配,李慕白的起稿与人物造型,在上海滩上都是第一好手。他们合力创作的月份牌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在抗战期间,杭稚英不为金钱所诱,拒绝为日伪商作画,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一年秋天,一个全副武装的日本人,腰里斜插着一把长刀,手里拿着一捆近20根的金条,来到杭家,用一口标准的“国语”请杭为其在上海开设的商家画广告画,并要写上“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口号,杭稚英心想:20根金条虽说可以买下一座洋房,但我是中国人,绝不能因此失掉骨气,去当汉奸。但当时的情形又不允许公开违抗。于是他灵机一动,拿出手帕拼命咳嗽起来。杭稚英本来就有咯血的毛病,此时一激动,果真咳出血来。日本人见状,只得悻悻离去。
这样一来,杭稚英等于自绝生路。在长达8年的日伪政权高压下,杭稚英再也不能替别的商家画月份牌了,家中及画室大小40口人的生活一下子因为失去了月份牌这一主要经济来源而变得沉重不堪,杭稚英和画室成员同心协力,靠画国画、替人画肖像以及借债度日,终于熬到了抗战胜利。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杭稚英一家和画室成员都非常兴奋。为了尽早还清债务,他们日以继夜地拼命工作,有时累得实在不行就靠吃疲倦丸(一种提神药)来振作精神。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还清了所有债务。在轻松与喜悦之余,杭稚英携家人一起去杭州游玩。
孰料这竟是杭稚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旅游。回沪不久的一天中午,他在吃饭时突发脑溢血倒下,再也没醒来。1947年9月18日,杭稚英在寓所与世长辞,时年47岁。
杭稚英的挚友与合作伙伴金雪尘和李慕白在悲痛之余,担当起“稚英画室”的掌门人,两人发挥各自优势,使得画风日趋淡雅、细腻、柔和,设色用笔更加明朗流畅。为了缅怀兄长兼老师,更是为了爱护已经成为工商美术广告中第一名牌“稚英”。这三人珠联璧合的合作经历以及深厚的友谊成为上海月份牌画史中的一段佳话。“稚英画室”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才宣告解散。(陈超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jyjfs.com/yjfs/news/shys/hh/201104091220.html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未知